来源:崔翔 王振东 发布时间:2011-08-04 |
今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首个世界肝炎日,这是继艾滋病日、肺结核病日、麻风病日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认识肝炎,科学防治”。
目前,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1.7亿丙肝病毒感染者,两者合计感染人数是艾滋病感染人数和病人数的近10倍。每年约有100至150万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由于乙型肝炎因其患者基数大,成为肝炎中危害最大的一种,随着人们对乙型肝炎认识的加深和国家防控措施的开展,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明显下降,但是全社会总体上对于乙肝的认识仍然存在的诸多不足和误区,在日前举办的2011世界肝炎日中国肝炎峰会上,由中国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发布“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调查对象为15053名正在或曾经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这是目前我国专门针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为题的最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59.41%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对乙肝患者的歧视现象依然很严重,52.77%有过被歧视的经历;43.44%担心治疗效果不好,病毒控制不佳;33.51%忧虑治疗费用高,经济负担大;好友23.05%则为需要长期治疗而担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指出,歧视会成为乙肝患者实现“轻松生活”的障碍,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于乙肝的正确认识,消除误区,减少歧视,科学防治肝病。
以乙肝为代表的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5种类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蔬菜和饮用水,经消化道传播,故生食毛蚶等污染水产品可感染甲型、戊型肝炎,但此两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表现,不发展为慢性;而乙型、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在我们国家发病较高的主要是甲、乙、戊型肝炎,丙型肝炎近年发病有所增多。
由于公众缺乏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及错误的认识,从而造成对肝炎患者产生歧视。其实,许多歧视产生于恐惧,恐惧来源于认识。国家2010为保护乙肝抗原携带者的权利,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从政策上保护乙肝感染者就业和就学权利,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