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防治越早越好

  来源:王文志 刘红梅    发布时间:2012-01-29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王文志 刘红梅

    预防脑卒中  早比晚好

  绝大多数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斑块脱落堵塞血管引起脑梗死;也有些是由于血管硬化变脆、弹性下降,或血管壁薄厚不均,在外界因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时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有高血压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其他人高7倍。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在突然增高血管内的压力时,可使脑内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所以患高血压病一定要坚持合理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机会。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加速动脉硬化形成,其血液常是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也常发生改变。糖尿病患者必须积极进行合理治疗,主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服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心房颤动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房颤会导致心源性血栓栓子脱落,栓子随血液流入脑血管,遇到管腔狭窄处容易造成堵塞,导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要想效果好  诊治要赶早

  脑卒中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将患者送到附近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就诊。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恰当治疗措施非常重要,早治疗与晚治疗的疗效大不一样。在诊断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早期识别。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称为小中风,是由于供应脑部的血管狭窄或痉挛等原因导致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多数在数分钟到1小时内完全缓解。患者可以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说话吐字不清或完全失语,或眼睛看东西突然出现黑矇等。小中风虽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却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先兆和危险信号。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一是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不能动;二是半身感觉异常,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三是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四是说话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五是眩晕伴恶心、呕吐;六是复视,看东西成双影;七是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八是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另外,如病情严重,可出现剧烈头痛或神志不清。上述症状有时单独出现一个,有时可出现多个。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脑卒中治疗强调就医时机,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6小时后缺血脑组织会出现坏死。如果脑梗死的病人在发病后3~4.5小时施以溶解血栓治疗,就可能在脑组织没有出现完全梗死之前恢复氧供和血供,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