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 丽 发布时间:2013-11-25 |
初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皮肤病、伤风感冒四种病高发,有什么好的御病“良方”呢?
心脑血管病高发 提防清晨发病
初冬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控制情绪,不要做大幅度的运动。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一般早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危险时段,很多病人在这一时段突然发病,让家人猝不及防。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呼吸疾病常见 保持适度锻炼
呼吸道疾病是秋冬季的常见病,容易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该季节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同时,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也至关重要,尽量避免出入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还应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增强抵抗力。
皮肤干燥起皮 外敷食疗并用
初冬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下降,使皮肤表面上的水分和油分也跟着减少,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在这个季节,洗澡的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水温不宜高,少用肥皂等碱性强的清洁用品,防止皮肤表面的脂肪膜受损。饮食上,可多吃青菜、梨、苹果、香蕉、葡萄、银耳等;食疗方面,可食用莲子、山药、扁豆、百合、沙参等益气养阴的中药煮粥。鱼、虾、酒、辣椒等食物尽量少吃,以免加重病情。皮肤痒时,切忌抓挠,可涂抹一些外敷中药。
风寒感冒多见 防寒保暖护胃
初冬感冒大多是由风寒引发,感冒后强化防寒保暖意识可以减轻症状,预防复发。一是增添衣被。感冒后身体防寒能力减弱,及时增添衣被,以防病情加重或反复。二是泡脚。患感冒后用热水泡脚,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加代谢,提高疗效。三是少吃生冷肥腻,多喝热粥,养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