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教信息科 王朵 发布时间:2012-11-12 |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具有临床异质性的表现,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2000万,其中年轻患者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糖尿病导致的病残、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顽症,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临床上通过测量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才诊断。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并杀死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Ⅱ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发生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有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患者多有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情况。妊娠性糖尿病一般在妊娠后期发生,与孕期激素变化有关。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是指由于内分泌疾病、感染、药物或者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0%-95%。
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正常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最高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大量糖从尿中排出,同时带走大量水分,造成体内缺水,刺激口渴中枢,形成多饮,多尿。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不能被很好的利用,且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流失,体内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患者易饥饿,进食量增加。患者自身不能很好的利用葡萄糖,则需要利用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补充能量,使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增加,加上因多尿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糖,患者体重减轻。糖尿病还有很多并发症或伴随症状,包括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于肥胖、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要采取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综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和自我监测。我们要积极宣传糖尿病的危害及早期症状,及时就诊,积极控制糖尿病病情。对于确诊的患者要遵照医嘱接受治疗。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最重要的策略。饮食控制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为宜,脂肪摄入量不超过30%,蛋白质约占能量的12%-20%,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如蜜饯。对于糖尿病患者和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戒烟限酒,按时作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改善循环功能,降低心血管压力,促进机体对葡萄糖利用。多管齐下,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年轻化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糖尿病,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