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补碘 保护智力 成就梦想

  来源:地慢病科 梁磊    发布时间:2013-05-06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当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过去,人们对碘缺乏造成影响的认识基本限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目前一般将碘缺乏病定义为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甲肿、地克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简称亚克汀)、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地甲肿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地克病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受威胁人口最多的一种疾病,分布于全球碘缺乏的地理环境。碘缺乏病病区分布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关系密切,在一些山区、半山区、丘陵、河谷地带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按照地理分布看,我省的秦岭山区就属于严重缺碘地区。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表现的程度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而且根据缺碘发生在不同时期,其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包括流产、早产、死产、先天性畸形、克汀病及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简称先甲低)检出率的升高。婴幼儿正处于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和胎儿一样,对碘缺乏极为敏感。胎儿的严重碘缺乏若延续到婴儿期继续存在,势必发展成为典型的克汀病患者。如果幼儿碘缺乏程度较轻,症状不典型,则称为亚临床克汀病,特征是智力轻度低下,伴有轻度神经系统损伤,或激素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轻度身体发育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病的病因清楚,防有办法,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最根本、安全、经济、简便的措施。只要认真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就可以取得投入小、产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行食盐加碘的措施不是权宜之计,需要长期坚持,因为环境缺碘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一旦停止食用合格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因此,补碘遵循长期性、日常性、生活化的原则。

    虽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但是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呈现U字形的关系,即碘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按照2001年,WHO/UNICEF/ICCIDD发布的每日碘的推荐供给量标准,0-59个月 学前儿童 90μg/d;6-12岁学龄儿童120μg/d;12岁以上成人150μg/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50μg/d,即可满足生理需求。按我省合格碘盐判定标准25mg/kg(允许波动范围18-33mg/kg),成人每天摄入标准碘盐6-8克即可获得108-198μg碘,完全可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购买、储存、使用合格碘盐、便可预防碘缺乏病,专家特别提醒,不要为了补碘而每日盲目增加碘盐的摄入量,长期高盐饮食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