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卫生网 发布时间:2010-04-21 |
1、问:手足口病是种什么病?
答:手足口病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较为多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也因此得名。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2、问:手足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答: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在内的20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手足口病,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
3、问:为什么婴幼儿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一方面是由于可造成手足口病的病毒侵袭特性决定的,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另一方面是因为婴幼儿本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差、卫生习惯不良、传播机会多造成的。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有没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答: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在欧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很多传染病都具有季节性,按照一般规律在比较热的季节比较高发。手足口病的易发季节在夏秋两季,一般6-7月是发病高峰。
5、问: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会传染,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原。本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正常人的手、口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患病。病毒能否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6、问:哪类人群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答: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由于成人大多已通过隐形感染获得了抗体,因此临床中发现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4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到发病数的85%~95%。
7、问:以前得过手足口病,以后是不是不会再发病?
答:不是。一般来说,感染手足口病后只能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因此即使已经患过病的人群,还是有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病。
8、问:手足口病严重吗?为什么会导致死亡?
答:通常手足口病并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病程为7-10天。导致手足口病病人死亡的原因是并发症。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出现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疾病,这些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9、问: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大多是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这是一种新病毒吗?
答:EV71并不是一种新病毒。这种病毒在1969年首次由美国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欧亚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较大规模EV71感染流行。和一般肠道病毒相比,EV71传染性强,引起重症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肠道病毒,重症患儿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10、问:说起EV71,很多人会想到SARS,这两者类似吗?
答:肠道病毒EV71不能和SARS相提并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SARS是新发的传染病,它是一个全新的传染病,所有的人都可能会被传染;其次,SARS是一个病死率非常高的传染病。而发现肠道病毒EV71已经有几十年了,世界各地都在发生,从病死率来讲肯定不会比过SARS。EV71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隐性感染,感染了这个病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症状,但是比较轻微。所以这两者是一个真正的新发传染病和老的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并不相似。
11、问:肠道病毒EV71会蔓延吗?
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表示,说EV71蔓延缺乏科学依据。一个病如果要追究是从哪传染过来的,就要经过非常详细的调查,在有详细的证据后才可以下结论。河南省发现了EV71病毒感染病例,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并不能直接断定疾病从安徽传递到河南的这种说法。
12、问:什么时候发病率才能降低?
答:对传染病的预测是很难的问题,传染病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人为干预以后可能也会得到改变。专家表示,对于手足口病来说,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染过了,具有了一定的抗体,所以疫情不会像过去那样持续那么长时间。但同时也要看到的是部分未发病的人也可能会成为传染原,因此疾病防控上还存在相当的难度。不过只要做好了一些最基本的措施,EV71是不会肆意发展下去的。
13、问:手足口病初期有哪些表现?
答:多数手足口病病人起病比较急,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症状,多在38摄氏度左右。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使患儿流涎或拒食。部分病人早期还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14、问: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答: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县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一般来说,轻症手足口病并不需要住院治疗,以免交叉感染,但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15、问:怎样判定手足口病患儿出现并发症?
答:如患儿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另外,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身体出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时就要特别注意,这通常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以3岁以内患儿多见。
16、问: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如何护理和治疗?
答: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17、问:如何消毒才能有效杀灭EV71?
答:EV71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氧化剂、甲醛、碘酒也能使其灭活,因此提示大家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消毒。同时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用的75%酒精、5%来苏水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此外病毒还对酸性物质有抵抗力。对已经被患儿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可置于阳光下暴晒,室内应保持通风换气。
18、问:家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对于家庭来说,主要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需要佩戴口罩。儿童用具、奶具、玩具等应勤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液(84液)泡洗或高温煮沸消毒。儿童易接触物体表面应经常用氯消毒液(84液)擦拭消毒。
19、问:怎样增加孩子营养来提高抵抗力?
答:一般来说,孩子每天要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来达到营养摄入的全面性,为预防疾病提供身体方面的保证。
20、问:预防中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怎样洗手才算正确?
答:研究发现,用水盆洗手、用自来水冲洗双手,用肥皂洗手5秒钟,都不能将手上的细菌除掉,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使用流动水,擦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后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
21、问:幼托机构预防手足口病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托幼机构、学校等是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特别容易暴发流行手足口病,因此托幼机构要重点加强监测,首先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如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幼托机构要及时将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对于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教育部门采取放假、停课等措施。
聚集性病例为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