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措施

  来源:流行病科周玲整理    发布时间:2010-12-01 
 

 

 

    艾滋病流行指的是艾滋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蔓延的过程。具体地讲,就是艾滋病病毒(HIV)从一个已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体内排除,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又进入另一个人体内并形成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流行经过了3个环节:从一个感染者(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方式(传播途径),最终进入另一个人(易感者)体内。只有这3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衔接才可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尽管艾滋病是一种疾病,但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其流行环节必然受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措施得当,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艾滋病流行即可终止 。

    一、艾滋病的传染源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人作为传染源在感染HIV的不同阶段或是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其血浆中HIV载量水平不同,其传播能力是不同的。药物也对HIV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二)疾病病程对传播的影响

    1、急性感染期

    感染HIV后的2-4周,感染者体内会出现较高的病毒载量,且有部分人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体内HIV抗体尚未完全产生,这一阶段的感染者传播能力相对最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2、无症状感染期

    经过急性感染期,人体产生了HIV抗体,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至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人体与HIV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感染者的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由于此期间长(潜伏期长),体内病毒载量变化较大,感染者活动又自如,其传播的危险性仍然很大。

    3、发病期

    人体进入发病期后,体内的的病毒载量水平处于很高,这是其传播能力强。但由于作为传染源的行为活动能量力相对较弱,其作为传染源的传播能力也相对较低。

    4、 治疗期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后,其体内的病毒载量被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此时感染者和病人的传播能力相对较低。如果治疗失败,或产生治疗耐药性,感染者和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会迅速上升。此时,其传播能力又将提高,而且还会造成耐药的HIV毒株传播流行。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乳汁等液体中,因此可通过性途径(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血液途径(包括静脉输注被HIV污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3条途径传播。没有证据证明HIV可以通过上述3条传播途径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对HIV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后会发病、死亡。

    四、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对个人预防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做到不恐艾,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外,应做到: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不和婚外其他人发生性关系;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医院、诊所求治,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4)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不要给婴儿喂自己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