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来源:地病慢病科邓英    发布时间:2011-05-12 
 

 

 

    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当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至的一系列损害称谓“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不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俗称瘿呱呱)、克汀病(俗称呆小症)、聋、哑、瘫痪,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是缺碘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气中的碘含量低。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饲养出来的家畜、家禽乃至野生动物,体内的碘含量也不多。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缺碘环境,吃当地产的饮食,就不能得到足够碘供应。如果3-6个月内又得不到足够量碘的补充,就会出现碘缺乏的症状,继而导致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每天需碘量最低不少于100-150ug,孕妇及乳母则需200ug左右。碘缺乏危害严重,高碘同样会危害人体健康,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碘源性甲亢,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补碘。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日常生活中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方法就是食用碘盐,每天5-6克碘盐中所含的碘就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理需要。所以我们要正确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来预防碘缺乏病:一是必须购买小塑料袋包装的、印有指定商标、贴有碘盐标志的合格碘盐。二是碘盐应随吃随买,不要存放时间太长,并且密封、避光保存。三是不用碘盐爆锅,炒菜、做汤出锅时放盐,另外,腌制咸菜、泡菜时一定要用碘盐。

    对于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由于生理需求量大,而且她们缺碘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胎儿和乳儿,对胎儿的危害又远大于对母体自身的危害。所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除在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应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还可以遵照医嘱适量服用碘片、碘油丸进行补碘。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较为敏感,如果缺碘就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还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和生长发育,所以在每天食用适量碘盐的基础上,应多吃些海产品,以补充机体对碘的需求。

    我国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碘缺乏病。各级卫生、盐业部门携手,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及合格碘盐供应,加大生产、批发和用户碘盐质量监测力度,有效的保障了合格碘盐的供应。同时各级疾控机构积极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并逐年在学龄儿童中开展缺碘性甲状腺肿病情调查和尿碘监测。通过监测发现我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持续提高,碘营养水平明显改善并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