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二年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来源: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3-23 
 

 

 

    2012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任务是:以医改为契机,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努力降低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巩固无脊灰目标;切实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积极推进慢病防治工作,确保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科学、规范处置,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

    (一)提高业务指导能力。市、县(区)疾控中心要鼓励业务人员通过外出进修、在职学历教育、参加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指导下级能力。

    (二)加大培训力度。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要加强对县(区)疾控中心对应科室的培训;县(区)疾控中心要加强对乡镇、村等相关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三)提高疾控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疾控机构工作管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激励奖惩机制,继续落实《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要重点完善村级免疫规划资料。

    二、以消除麻疹、巩固无脊灰为目标,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一)全面实施和落实消除麻疹的各项措施。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将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目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严防疫苗针对疾病通过医院感染途径传播。二是各接种点要明确接种服务范围,制定查漏补种工作制度,提高及时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三是落实预防接种便民措施,提高接种对象接种顺应性。四是加强麻疹病例主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流调、及时隔离治疗。五是加强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六是开展8月龄-6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二)巩固无脊灰成果,做好疫苗针对疾病的防控工作。巩固AFP病例监测质量,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加强乙肝、乙脑、流脑、风疹、腮腺炎等疫苗针对疾病综合防控工作,预防和控制聚集性病例发生。
(三)进一步规范全市预防接种工作,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第一类疫苗全部免费接种,要求每季度累计接种率农村以乡镇、城市以街道(社区)为单位达到90%以上(麻疹及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接种达95%以上)。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85%以上;在出血热疫区,发病的乡镇和周边乡镇目标人群接种率达90%以上。

    (四)建立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市各县(区)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系统管理,及时做好接种信息的录入工作,充分发挥软件的统计分析等功能。各县(区)2012年内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实现接种信息的县域共享。

    (五)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继续推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均建成规范门诊(村级接种点也必须按相关要求,提供规范化的预防接种服务),并经县级验收授牌报市卫生局备案,各县(区)均建有省、市级示范门诊。

    (六)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各接种单位应主动掌握责任区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确保流动儿童建证、建卡率达95%以上。

    (七)继续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督促学校依法将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新生报名程序,疾控机构认真落实补证、补种工作。

    (八)建立和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调查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规范疫苗接种告知签字、登记及相关接种记录,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的管理。

    (九)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力度,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和地区,采取得力措施予以纠正。

     三、以降低发病率为目的,落实重点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一)结核病预防控制

    1、各县(区)要完成以下工作指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指标完成率达100%; 可疑病人就诊率≥3‰;初诊患者查痰率≥95%;以县为单位医疗机构转诊率达100%;病人转诊到位率≥80%;病人追踪率≥99%;病人追踪到位率≥85%;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85%;以县为单位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5%;以县为单位新发现及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筛查率≥90%;新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阴转率≥80%;新涂阳肺结核病治愈率≥85%;以县为单位转入患者的到位信息反馈率≥90%;免费标准治疗方案接受率≥95%;系统管理率≥95%。

    2、加强网络直报中肺结核病人的追综管理。大力加强工作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促进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平衡、快速、规范化发展。

    3、认真落实肺结核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积极探索结核病管治分离的新路子。提高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到位率。加强对综合医院发现但未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病人的追踪,并及时订正大疫情与专报病人信息。

    4、强化病人治疗管理。继续落实国家对涂阳病人、重症涂阴病人和初治涂阴病人免费治疗政策,充分利用乡镇、村卫生服务网来强化对肺结核病人的规范管理,确保我市结核病“两免一加强”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5、加强督导和考核工作。2012年,市疾控中心对全年主要指标任务按月进行分解,按季度进行考核通报;县(区)疾控中心每2个月对乡镇督导1次,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完成。

    6、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认真做好我市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

    1、继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2、大力开展行为干预措施,扩大干预人群覆盖面。各县(区)疾控中心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每月深入所辖娱乐场所,全面开展从业人员干预工作。县(区)疾控中心要对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性病诊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性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漏报,对取得性病诊疗资格的医疗机构每半年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汉滨区疾控中心要指导辖区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开展工作,提高美沙酮社区药物治疗工作覆盖率,减少脱失率。市疾控中心继续与陕西同康工作组联合开展男男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完成350人的干预和50%的检测任务。

    3、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与多部门的沟通,做好协调、服务,推动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规范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提高治疗的可及性。积极组织病人和感染者进行CD4细胞、病毒载量和HIV耐药性等相关检测。

    4、进一步健全性病艾滋病监测和检测筛查网络,充分发挥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作用,提高咨询者检测率。各县(区)疾控中心要督促和指导辖区未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通过验收。

    5、加强艾滋病项目工作,提高防治水平。积极推进全球基金项目、中央转移支付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的工作进程及项目的管理力度,发挥考核指标在提高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中的引导作用,提高防治质量。
(三)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加强对霍乱、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遏制肠道传染病高发态势。督促医疗机构规范设置肠道门诊,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做好手足口病的采样检测、聚集病例的调查和防控措施的落实等工作。

   (四)疟疾预防控制

    严格按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要求开展工作,各县(区)重点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群众的防疟宣传教育,提高“三热”病人(临床诊断的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率及做好病人的治疗、个案调查、媒介防制等工作。

    (五)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灭鼠、灭螨工作。病区县要加强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宁陕县继续做好省级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监测点工作,石泉县开展鼠密度、种群及消长趋势调查。

    四、以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防控为重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一次,同时要做到人员培训制度化、物资储备合理化、处理工作规范化、信息通报程序化,从而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率100%,年底组织一次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消除迟报、漏报、零报现象,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定期对疫情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疫情动态。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三)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教育部门配合,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督查,完善学校疫情报告制度,严防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及时有效、科学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以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防控为重点,建立健全疾控中心应急队伍,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加强疫情监测工作,依法快速、有效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
五、认真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一)认真开展碘缺乏病及学龄儿童尿碘监测工作。按照《陕西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碘盐随机抽样监测和甲状腺肿病情调查及学龄儿童尿碘监测工作。市疾控中心及汉滨、宁陕、岚皋、旬阳等县(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完成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网络常规运行考核。

    (二)全面实施中、省地方病专项资金防治项目。各项目县按照项目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人员培训、病情监测 (调查)、健康教育及项目督导等工作。

    (三)积极开展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监测。紫阳、岚皋、平利县继续做好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监测工作。汉滨、汉阴、紫阳等7个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病区县开展改灶需求调查工作。

    (四)按照《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布鲁氏菌病监测及疫情处置。

    (五)切实做好麻风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认真做好麻风病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病例发现、疫点调查、病人治疗与管理等工作,积极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日”宣传活动。汉滨、石泉、平利、旬阳等县(区)全面实施2012年度中央补助地方麻风病防治项目。

    六、积极推进慢病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慢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工作,提高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和稳定率。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和推广适应本地的慢病防制模式和管理技术,针对慢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并在社区实施和推广。开展形式多样慢病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和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七、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

    开展全市射线装置的质量控制及受照剂量风险评价;加强我市医疗机构消毒与院感控制工作;加大对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力度,对健康危害因素开展干预。紫阳县开展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工作。

    八、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检测能力

    (一)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积极参加各类能力验证和实验室室间比对活动,进一步提高检验和质量控制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扩展检测项目。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做好计量认证监督/扩项评审等工作。

    (五)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完善安康市城乡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

    九、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

    (一)加强健康教育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扩大网络覆盖面,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全市健教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加大对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的指导、督导力度,建立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工作制度。

    (二)大力推进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工作。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抓好各种“卫生日”的宣传咨询,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以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抓手,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积极为大众媒体提供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三)深入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为契机,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四)大力开展控烟工作。积极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全面推进无烟公共场所、无烟单位、无烟办公区域、无烟车间和无烟班组建设,巩固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成果。

    (五)积极与媒体联合,拓展健康教育传播途径。

    (六)加强疾控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大力推动全市疾控信息化进程;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与运行维护安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开展网络知识培训。

    十、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按照各专业的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人才,注重对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选拔培养,严格行业技术人员准入,积极开展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医学教育,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使各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