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控屏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白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救灾防病工作纪实

  来源:白河县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10-08-04 
 


 

    “7.18”暴雨洪涝灾害,我县15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城关、冷水、麻虎等乡镇受灾严重。洪灾使我县人民财产和生命健康受到损失和危害。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全体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防病的工作一线。

    一、紧急动员,全面安排布置救灾防病工作。
    县疾控中心在接到县防汛指挥部汛情1号命令后,全体疾控人员在中心领导细致周密安排布置下,一场救灾防病的大战迅速拉开帷幕……
    县疾控中心18日、19日先后两次召开主任办公会,安排布置救灾防病工作。并在19日上午召开全体职工会,传达防汛形势,再次明确战斗纪律,迅速启动救灾防病工作预案,全面安排布置救灾防病工作。及时印发了《救灾防病工作安排》、《灾后外环境处理及消杀与技术方案》、《关于加强灾后传染病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以指导全县救灾防病工作的科学实施。紧急调运消杀物资,以保证河街、麻虎、冷水、构扒等重灾区消杀之需。

    二、快速行动,筑起灾后防病屏障。
    抢险队在行动——7月18日下午4时,在接到县防汛办1号令后,按卫生局要求我中心迅速组织干部职工,冒着滂沱大雨,迅速赶到河街,动员和帮助群众进行搬迁撤离。一趟趟肩扛背驮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全身都是湿淋淋的水,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消杀队在行动——19日上午7时河街的水才刚刚退去,县疾控中心的消杀队员已在主任的带领下,奔赴到河街灾区进行水灾后的消杀工作。在对河街灾区进行消杀的同时,又抽出人员赶赴到城关以外的构扒、麻虎、冷水等其他重灾地开展消杀。
    洪水刚退,环境恶劣是可想而知。队员们头顶似火的骄阳,身背几十斤重的喷雾器,没有叫苦没有叫累。一场消杀过后,我们队员有的手臂、胳膊被器物擦伤磨破了皮;有的由于药粉刺激,鼻子又红又肿仍然坚持工作,体现出我们疾控战线坚强的“白衣战士”,他们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以干克难,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在此期间共使用各类消杀药品2600公斤,消杀面积达111多万平方米。
    疫情监测组在行动——洪涝灾害后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灾后的疫情监测工作。19日上午中心主任带领相关工作人员便紧急奔赴构扒、冷水、麻虎等重灾乡镇,调查了解灾情,指导救灾抗病工作,安排落实疫情监测工作。县疾控中心印发了《关于加强灾后传染病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传染病监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鼠疫、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炭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食物中毒等15类传染病实行24小时的全天候监测,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到目前未出现与水灾有关的传染病发生。
    信息及宣教组在行动——“7.18”水灾发生后,县疾控中心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救灾防病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迅速成立了以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为主的信息宣教组,连夜组织编印救灾防病知识宣传单5种。二是在调查了解灾情的基础上,指导基层落实消杀、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措施。三是印发《救灾防病工作安排》,对全县灾后健康教育采取发放宣传品,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四是健教工作人员赴各乡镇进行灾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五是与电视台、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密切合作,制作播放灾后防病知识,发放防病信息等,通过大众媒体将灾后防病知识传授给广大群众。六是及时向白河政府网、宣传网、省疾控中心网站、市疾控中心网站进行救灾防病工作报导宣传。七是组织人员编印《健康教育简报》——救灾防病专版。至7月26日,全县统计发宣传单资料近万份,办黑板报145板。发短信4万多条,连续播放灾后防病专家谈七天,受众覆盖到全县民众。

    三、深入灾区,疾控人与灾区人民奋战在一起。
    7.18水灾后,白河县疾控中心克服困难,在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的同时重点抓好灾后救灾防病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中心全体职工众志成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救灾防病工作中默默无闻工作着,谱写了一曲抗大灾防大疫的英雄赞歌。中心主任陈善地,是我县公共卫生专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率先垂范。“7.18”之前不久,陈主任才从十堰住院回来,医生一再叮嘱一定要注意休息。但他一直忙碌于救灾防病的工作布置和深入一线检查指导之中……。
    今年已经53岁的老职工郑昌治自打“7.18”水灾以来,身背喷雾器连续作战多日,走遍洪水浸过的每一寸角落。老郑患有脑血管硬化,抗洪期间,他却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以上,红肿的肩膀已磨出茧子,晚上回家累得连饭也吃不下,药罐里煎好的中药熬了又熬,老伴说他不该不顾自己的身体太卖力,他却笑着说:“大家都辛苦的,我也不能闲着呀!”第二天一大早,又背着装满消毒液的喷雾器上路了……。
    副主任张绪军自7月19日起,带领消毒工作组进驻河街社区,深入到构扒、麻虎、冷水等重灾乡镇,深入到灾民集中安置点、学校等重点区域,开展防病工作;指导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和住房内外环境及生活用品的清洗消毒工作;还带领小组成员挨家挨户到淹没区居民的家中进行消毒、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在这一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张绪军既是一位冲锋在前的优秀指挥员,又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战斗员。
    28岁的青年小伙子方鹏家住冷水镇,“7.18”洪灾使方鹏家的砖厂也受到洪水袭击,损失严重。但他顾不得自家的损失急忙赶到单位参与救灾防病工作。按领导的安排,方鹏又回到冷水镇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并对冷水饮用水供给地川河,进行水质监测和消毒。但由于消杀队人力紧张,中心又在20日紧急调回方鹏参加消杀工作直至7月29日。由于连日的高温、高强度地工作,方鹏多次出现眩晕,在领导和同事们的一再劝说下,才去十堰进行检查,当日下午6时回到白河后,便又投入到对安置点的消杀工作中。

    在这次救灾防病工作中像老郑、方鹏这样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他们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与灾区人民战斗在一起,为确保“灾后无大疫”,筑好筑牢防疫屏障。如今进入恢复重建阶段,白河疾控人仍日夜奋战在灾区,开展着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灾民安置点的消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