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康市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来源:市健康教育所    发布时间:2011-02-28 
 

 

 

    2011年,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将按照省、市卫生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及重点疾病防治工作,加快我市健康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规范管理机制,突出服务意识,促进健康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加强业务指导与监测

    制定《安康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长期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设与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全市健教工作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技能水平。建立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健康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活动为抓手,加大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学校及各行业部门与单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导、监测检查力度,全面开创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大力推进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工作

    进一步完善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进一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开展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线,探索建立针对性强、群众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积极做好“卫生下乡”、“科技之春”暨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宣传咨询活动,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深入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进农村活动,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通过知识竞赛、讲座、义诊等形式,普及、推广基本知识与技能。继续做好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做好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贯彻落实《关于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结合实施《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实施方案》,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指导基地,通过培训、宣传、督导、考核评估、严格质量控制等措施,全面推进全市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和公众控烟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公众控烟意识和能力。

    五、组织实施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广泛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核心信息的传播工作。开展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村)、进家庭活动。继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采取健康知识巡展巡讲、开设健康知识大讲堂等形式,提高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培养居民基本健康行为,使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六、积极与媒体配合,拓展健康教育传播途径

    联合广电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医院、学校、社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开设健康栏目,提供全覆盖的健康教育服务。强化社会动员,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健康教育的氛围。

    七、做好传播资料的制作与发放

    结合业务及项目工作做好传播材料的研发制作工作。以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线,结合重点卫生防病、控烟工作,有计划地开发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在开发制作上突出主题,有效适用,方便宣传。

    八、完成应急健康教育各项任务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力以赴开展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好资料储备,特别是收集好已有传播材料以备急用。